投诉与建议:hfkf@hfzq.com.cn

媒体视角 | 沪市公司助推构建“一带一路”共同体 十年共建广结硕果

2024/4/22 12:31:29

2013年9月份和10月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先后提出,自此开启了我国与世界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新征程。截至2023年10月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沪市上市公司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计有260余家沪市上市公司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其中,包括逾200家主板企业和60家科创板企业。前述上市公司以持续不断的实际行动、坚定不移的信念意志,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沪市力量。
助力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实现互联互通

十年中,沪市上市公司深度融入经济走廊和国际通道建设当中,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计有13家建筑业沪市上市公司深度参与交通、工业等基础设施项目当中,其中包括8家建筑业中央企业。
以中国建筑为例,十年来,公司在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承建项目超2600个,境外业务累积签约2206亿美元,完成营业收入1207亿美元,分别占公司组建以来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的75%和70%。其中,包括一系列“可圈可点”的交通基础建设和城市建设项目。
再比如,中国中铁和中国中车,2家公司参建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雅万高铁项目,总投资约72亿美元。据悉,雅万高铁动车组已于2023年10月2日正式启用,助力印尼成功进入“高铁时代”。
从科创板来看,相关公司充分彰显“硬科技”底色,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贡献了中国技术、提供了中国产品、展示了中国标准。例如,中国通号不断将成熟的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推向海外,如今公司产品和服务已远销亚、欧、非、拉美等多个地区的二十多个国家。
市场人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十年中,沪市公司积极投身其中的同时,相关公司也受益于建设成果,实现了自身发展壮大。如中国化学签订的俄罗斯波罗的海天然气化工综合体(GCC)项目,合同金额约120亿欧元,项目建成后,将以其庞大的规模和工艺处理深度,成为业主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推动国际外循环扩张
提升贸易往来便捷度
十年中,沪市上市公司,一方面积极推动国际外循环扩张,另一方面助力运输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与共建国家间贸易往来高效便捷贡献了积极作用。
从国际外循环扩张来看,大宗商品层面,中国石化从“一带一路”国家采购总金额约为1.34万亿元,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金额约为19亿元。钢材贸易层面,包钢股份2022年累计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钢材109.79万吨,占总出口量比例94.18%。能源贸易层面,广汇能源投资逾50亿元,打造江苏启东南通港吕四港区LNG码头。截至2023年6月末,该码头共计实现LNG资源进口量77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外贸进口总额33.2亿美元,纳税48.26亿元。消费品层面,上汽集团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积极建厂,海外汽车产销量不断攀升,预计2023年全年公司海外业务将实现“规模性盈利”。
从助力运输互联互通来看,航运方面,共建国家间航空航线网络加快拓展,空中联通水平稳步提升。例如,南方航空不断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2022年在“一带一路”沿线为28个国家提供航空运输服务,实现营业收入约40.21亿元,同比增长68.7%。同时,在“一带一路”重点涉及的南亚、东南亚、南太平洋、中西亚等区域,南方航空建立起完善的航线网络,航线数量、航班频率、市场份额均在国内航空公司中居于首位。海运方面,沪市上市公司助力共建国家港口航运合作不断深化,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如日照港累计开通外贸航线42条,直达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同时,公司已开通中欧班列以及多条件杂货班轮,主要装载钢材、设备、车辆等货物。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16亿吨。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04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57个共建国家实现空中直航,跨境运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此外,截至6月底,“丝路海运”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300多家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港口企业、智库等加入“丝路海运”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系统”持续业务化运行,范围覆盖共建国家100多个城市。
正是得益于产品互通和渠道拓宽双管齐下,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往来愈加高效便捷,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扩大。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达6.4%,其中,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近2.9万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45.4%,较2013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中国民营企业对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超过1.5万亿美元,占同期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的53.7%。

引导绿色产业开发
积极关注民生福祉
十年中,为响应国家号召,沪市上市公司积极助建绿色项目,呼吁有关各方持续加大对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支持力度。
例如,中国电建负责建设的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项目,作为中资企业首个海外全流域整体投资开发的BOT项目,于2021年9月份全部建成发电。据悉,截至2022年底,项目累计发电116.22亿千瓦时,2022年全年发电量35.31亿度。随着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发电保障了老挝目前全国23%以上的电力供应,旱季发电量占到全国用电量的30%,已成为老挝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电源。
再比如,中国能建投资巴基斯坦苏基克纳里(SK)水电站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884MW,为“中巴经济走廊”第一批优先项目清单中的重点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境外绿地投资的最大水电项目;中国化学承包成达公司印度尼西亚卡蒂姆2电站BOOT项目,系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电网在运行最大规模机组,合同总额为3.76亿美元;晶科科技则积极投建光伏电站,其中,包括总投资额约10.5亿美元的阿布扎比AlDhafrah2100MW光伏发电项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外,沪市上市公司同时也积极关注民生福祉,一个个“小而美”“惠而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帮助共建国家民众解决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活条件。
例如,文化交流方面,中国电建负责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工程利用建筑物排水系统设置梯级雨水回收系统,利用太阳能及风能互补,提供路灯照明、热水供应等,每年有效节约电能7.48万千瓦时;中国建筑建设了南太平洋地区面积最大的学校——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解决了当地3000多名中小学生“上学难”问题;龙版传媒紧抓“一带一路”契机,在俄罗斯设立中俄语言文化交流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进行版权信息互通,积极促进版权贸易等。
基础民生方面,联合水务在孟加拉国首都投资达卡市Purbachal新城供水及配水设施开发PPP项目,设计水处理能力34万立方米/日,将为当地200万人口提供供水服务;华能国际全面建成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大能源项目——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电站,极大缓解了当地电力短缺局面;中国建筑在马尔代夫、阿尔及利亚、肯尼亚、新加坡等国家建造了一系列的保障性住房以及中东地区最大的疫苗生产和运输中心——阿联酋阿布扎比疫苗厂等。(记者 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