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与建议:hfkf@hfzq.com.cn

上交所发布 | 边际稳步改善——沪市公司完成2023年三季报披露

2024/4/22 11:56:44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除多地上市红筹企业中芯国际、百济神州、华虹公司和诺诚健华外,沪市2248家上市公司完成2023年三季度报告披露。在国家一系列稳经济、保民生、促消费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沪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迈入边际修复轨道,多个行业、多项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一、总体业绩保持稳定,边际改善信号明显
2023年前三季度,沪市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4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净利润3.51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3.35万亿元,同比微降1.5%和0.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其中,1314家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306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速超30%;1837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82%,936家净利润同比增长,622家净利润同比增速超30%,125家扭亏为盈;亏损公司411家,102家亏损金额减少,合计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约53%,盈利面持续扩大。
分产业看,实体类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净利润1.69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55万亿元,降幅较上半年显著收窄4.6个百分点和5.2个百分点,呈现边际改善的良好势头。金融类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基本持平。分季度看,实体类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8%、8%,其中809家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0家同比减亏,156家同比扭亏;672家净利润环比增长,152家环比减亏,116家环比扭亏。数据表明,6成以上公司已步入企稳回升轨道。
二、接触型消费加速回暖,商品销售稳步复苏

进入三季度以来,旅游旺季拉动酒旅出行等接触型服务业加快复苏。在居民出行意愿提升下,航空机场业迎来扭亏拐点,前三季度合计盈利52亿元,同比增加1073亿元,其中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空公司单季度盈利合计121亿元。铁路公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3%,京沪高铁大幅扭亏,单季度环比增长30%;宁沪高速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0%,单季度环比增长24%,其中沪宁高速公路第三季度日均流量达到11万辆,已超过2019年高值。酒店餐饮和旅游业大幅扭亏,前三季度分别盈利19亿元、14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7%、93%,单季度环比增长36%、70%。锦江酒店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倍,旗下中国境内酒店第三季度平均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113%;首旅酒店前三季度同比扭亏,单季度环比接近翻倍。黄山旅游旗下黄山景区前三季度累计接待进山游客353万人,同比增长221%;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2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5%,均超2019年同期。
受益于积压需求释放和支持政策持续落地,商品销售势头强劲。汽车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单季度环比增长18%,其中乘用车单季度环比增长42%。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美容护理等受消费倾向提升影响,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10%、8%和22%。定制家居龙头欧派家居受益于家居消费相关提振政策出台及成本端价格回落,净利润同比增长16%;东鹏饮料积极探索多品类发展,净利润同比增长42%;海尔智家冰箱洗衣机等优势业务份额持续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长13%。此外,商贸零售行业稳步复苏,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数字经济进一步创新消费场景。小商品城不断强化数字贸易服务能力,Chinagoods平台GMV同比增长122%,营收利润实现大幅提升;中国中免持续深耕离岛免税市场,通过多元化营销渠道有效增强消费者品牌认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单季度同比增长94%。

三、科技型龙头企业增势良好,引领产业强链补链
以科创板企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集群,成为助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先进制造领域,中微公司、盛美上海、华海清科、拓荆科技、芯源微等半导体设备公司作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头羊”,有力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化进程,前三季度逆势而上,合计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40%和41%;工业母机、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激光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持续迸发活力,以硬科技和稳增长筑牢“制造强国”发展基石,如工业自动化控制龙头中控技术持续开拓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4%和46%,五轴数控机床龙头科德数控前三季度订单显著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42%和94%。绿色低碳领域,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光伏行业头部企业继续发挥技术创新、上下游一体化和全球化优势,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9%、111%和126%,奥特维、高测股份等专用设备企业在手订单充沛,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生物医药领域,一批创新药公司加速商业化进程,前三季度合计营业收入突破92亿元,艾力斯、三生国健、微芯生物等公司实现净利润翻番。近日,君实生物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成为美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生物药。
与科创板相呼应,沪市主板亦有一批科技型企业持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活力。以航海装备、航空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行业释放新动能,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60%、30%。中航沈飞、中航机载等航空装备龙头企业净利润增速均超30%;中国船舶完成交付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顺利实现出坞。以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通信产业延续增势,前三季度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长8%,5G套餐用户总数已破13亿,并在积极探索突围6G、算力、卫星通信等新技术。汽车产业链创新成果涌现,协同拉动产业链增长引擎,地位更加突显。汽车零部件企业前三季度实现25%的业绩增速,以上汽、广汽、福田为代表的整车厂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前三季度合计销售新能源汽车39万辆,同比增长97%。上汽集团强力推进固态电池装车,并突破了基于北斗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载无缝定位技术;福耀玻璃紧抓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的市场趋势,大力推动HUD玻璃、天幕玻璃和可调光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以隆基绿能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近年持续研究创新,连续打破多种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已成为引领全球光伏发展的风向标。

四、保民生行业稳定运行,工业经济企稳向好

沪市一批基础民生行业经营业绩稳定,成为保民生中坚力量。能源供应方面,电力行业业绩增势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五大火电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超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主营城燃业务的深圳燃气、成都燃气合计实现天然气销售量约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此外,沪市农业上市公司稳产保供端牢百姓饭碗,北大荒扎根主业耕作,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亿元,业绩稳步增长; 中粮糖业、农发种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9%、40%。与此同时,沪市公司持续积极稳定就业基本盘。2023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合计支付职工薪酬2.26万亿元,同比增长7%。
新型工业化建设稳步推进。沪市基础工业设备制造保持增长势头,稳定工业发展基础。设备制造方面,受益于多下游共振上行,工程机械、通用设备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7%。纽威股份工业阀门业务持续向好,净利润同比增长70%;主营叉车等工业运输设备的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3%、75%。此外,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中游制造业毛利空间提升。纺织制造、造纸行业净利润降幅继续收窄,前三季度较上半年降幅分别减少18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基础化工、钢铁行业净利润扭转上半年同比降幅扩大态势,收窄7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单季度环比实现扭亏。电子行业净利润降幅明显收窄,其中消费电子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较上半年由降转增,单季度环比增长37%。
五、实体企业经营指标持续改善,民企出现见底复苏迹象

沪市实体企业盈利内生动力进一步激活,三季度单季毛利率17.1%,环比增加0.4个百分点,多项指标改善明显。数据显示,实体企业前三季度存货周转率2.8次,同比增加0.1次,单季度环比增加0.9次。运营效率提升集中体现在现金流量端。实体企业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42万亿元,同比实现6.3%的增幅,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从1.3增长至1.4,造血能力得到提升。从微观的行业层面看,交通运输、汽车、传媒等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前三季度现金流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同比增幅,其中汽车行业现金流同比增幅达136%。计算机设备、养殖、家居用品等20个细分行业实现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双增长。
民营企业短期业绩承压,但已开始显现见底复苏趋势。沪市民营企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4万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净利润432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3776亿元,降幅分别较上半年收窄1.2、3.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批发零售等行业民营企业活力更强,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26%,增速高于整体水平;汽车制造、化纤等行业第三季度修复速度快于整体水平。经营业绩逐渐走出周期底部的同时,现金流转换步伐先行加快。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5425亿元,同比增长11.5%,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增加0.3个百分点,均优于其他实体企业。与之对应的是,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和资本结构的持续改善,民营企业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相较年初减少0.8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同比增加0.1次,优于整体水平。

六、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科创板积极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
沪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色更足、科技含量更高。前三季度,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支出约5813亿元,同比增长8%。分行业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建筑业、采矿业研发支出增幅达23%、13%、12%、9%;高技术行业研发投入更为显著,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研发支出增幅达20%、15%、15%,有力助推我国高水平科技高质量发展。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的主阵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高研发投入的特质显著,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959亿元,同比增长2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中位数达到13%,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175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20%,较去年同期增加52家。
科创板积极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持续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3成科创板公司的产品或在研项目在行业内具有首创性。如晶科能源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化效率达到27%,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联影医疗的“人体全身磁共振 uMR Jupiter5T”是行业内首款,攻克了超高场磁共振核心部件及核心技术难题,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多家科创板公司前瞻性布局基因技术、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构建先发优势。如华大智造的基因测序仪业务研发和生产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备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并实现了临床级测序仪的量产;合成生物龙头凯赛生物利用高通量研发设施突破重大产业化技术瓶颈,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突出。
截至三季度末,科创板共有303家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35家科创板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0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去重后合计占板块公司总数6成,其中涌现出云路股份、绿的谐波等多个行业“隐形冠军”,为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进程提速增效。
七、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外贸出口好于预期

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趋势下,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2023年前三季度,沪市实体公司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合计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电气机械制造、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2%、30%、16%、13%。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挥稳经济促发展作用,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9大龙头基建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合计超10万亿元,同比增幅近9%,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基建相关产业投资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1%、24%。
重点领域外贸出口保持增长,表现好于预期。沪市公司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速再度上行,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保持竞争优势。整车方面,上汽集团前三季度实现海外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22%;零部件方面,得益于对海外新能源客户的积极开拓布局,爱柯迪净利润同比增长47%。光伏头部企业主动“走出去”,成为拉动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排头兵。以天合光能为例,公司近期签署关于阿联酋项目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国光伏企业首次在海外推动建设一体化全产业链产能基地。高端设备领域出口亦表现不俗。浙江鼎力三季度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海外出口销量继续大幅提升,产品在欧美地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海信视象依托国内面板供应链优势和自身高端化战略,外销延续亮眼表现,智慧显示终端前三季度境外营收184亿元,同比增长26%。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沪市公司积极参与共建国家项目建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中国中铁作为我国与印尼两国标志性合作项目雅万高铁的主要参建方,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了全线最长隧道、最难隧道、规模最大梁场以及全线电力与电气化工程,彰显大国央企的担当作为,中国通号、时代电气、高铁电气等多家高端装备公司积极参与,贡献了中国技术、提供了中国产品、展示了中国标准。晶科科技积极在沙特等国投建光伏电站,优化公司电站海外资产布局,并提升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发展。与此同时,建筑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成绩亮眼,成为助力“一带一路”战略走深走实的主力军。如中国交建作为国内基建龙头,前三季度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4%;中国电建作为最早开展援外工程的央企之一,前三季度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3%;中材国际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全产业链服务商,前三季度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69%。
八、回购增持保持高位,业绩说明会面广料足
沪市公司维护价值投资意识不断强化,回购增持内在动力显著增强,以实际行动提振投资者信心。2023年以来,沪市新增回购计划230余家,拟回购金额上限614亿元。尤其三季度以来,沪市公司加快回购步伐,150余家新发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434亿元,数量、金额占全年的比例均超6成。分板块看,上证180成份公司、科创50成份公司回购力度更大,回购金额占对应板块比例分别超6成、近5成,引领示范效应显著。其中,中远海控回购金额达150亿元,海尔智家、宝钢股份斥资回购金额达30亿元。增持方面,沪市新增增持计划百余家,拟增持金额上限近240亿元。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建、恒力石化等公司大股东纷纷实施大额增持,传递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此外,沪市公司积极响应分红新规,增加分红频次,15家公司首次进行三季度现金分红,分红金额近40亿元,积极与投资者分享业绩提升红利。
沪市公司更加重视业绩说明会的桥梁作用,今年以来,以圆桌论坛、现场互动、线上提问等多种形式架设与投资者的“交流桥梁”,召开旅游酒店、高速公路、商超等多个主题行业集体说明会,涉及细分领域更为全面,公司报名集体说明会的踊跃程度显著提升,全方位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积极进展的了解。主板公司三季报业绩说明会覆盖率超7成,科创板公司继续实现全覆盖,向投资者传递价值投资理念。其中,50余家沪市主板、科创板公司开展集中路演,包括“行业领军”、“数字经济”、“民生服务”、“央企ESG”等多个主题,多维度展示沪市公司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良好风貌。
九、投资者结构进一步优化,科创50ETF产品规模持续攀升

前三季度,沪市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度进一步提升,交易结构持续优化。截至三季度末,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达7.7万户,同比增长5%,持仓占比超过20%;前三季度,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额占比44%,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其中,科创板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额占比近半。分类别来看,基金类投资者持仓占比近10%,其中,科创板占比26%,平均持仓比例达24%;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沪市公司实现“全覆盖”,持仓金额超过1.7万亿元,占比4%。
科创50ETF产品规模持续攀升,科创标杆企业“一揽子”投资获青睐。截至三季度末,科创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达1640亿元,其中科创50ETF产品境内规模超过1400亿元,稳居境内第二大宽基指数产品。自2020年11月首批4只科创50ETF产品获批上市后,科创50ETF产品规模已从200亿元快速增长至1400亿元,在近3年时间内规模增长超7倍,今年以来,科创50ETF规模已增长75%。此外,2023年8月,聚焦科创板中盘的科创100指数正式发布后,首批4只科创100 ETF已于9月15日上市,上市后规模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基金份额已超90亿元,较募集规模增长约29%。
十、积极变化可持续性尚需观察,四季度料延续回升态势

在当前整体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仍有部分行业、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数据显示,411家公司出现经营亏损,483家公司业绩同比下滑超50%。行业层面看,钢铁、基础化工、电子等行业虽出现改善迹象,但同比仍处于下降区间,恢复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电力设备行业净利润由增转降,主要系上游硅料硅片因供需变化出现价格大幅下滑,拖累相关企业经营业绩;房地产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6%,单季度出现亏损,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单季环比出现下滑,后续业绩或继续承压。
进入四季度,经济回暖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集聚,持续复苏的支撑力量仍在持续加强。微观层面,“双节”带动旺盛的出行需求,服务消费迅猛增长,消费潜力被进一步激活,航空、文体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预计将延期好转态势,且增幅有望进一步扩大。宏观层面,万亿国债发行释放稳增长的强烈信号,稳投资政策持续加码,各地促消费等政策接续发力显效,汽车、家居、电子等行业或加快修复,复苏进程有望进一步稳固。预计四季度主要行业将延续回升态势,全年业绩企稳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