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家上市公司,必须要熟悉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为帮助投资者掌握不同行业的财务分析基本技巧,提升投资决策能力,深交所投资者服务部联合毕马威、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共同推出“财务视角看行业”系列投教文章。本篇是第四十一篇,为您解读建筑行业主要财务指标,一起来看看。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建筑行业的整体情况、行业特点及需求,本篇我们将重点解读建筑企业的财务指标。对于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主要看三类指标,即增长类指标、资产负债类、收益质量指标。
一、增长类指标
增长类指标主要关注订单增长、收人增长和利润增长。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建筑行业的增长与基建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制造业投资密切相关;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收入增速与订单增速密切相关。建筑行业的业务模式是订单完成模式,收入根据订单的执行进度进行确认。因此,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新签订单的增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入增速——订单增长较快,一般认为接下来的收入也会增长较快。但是,二者也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从订单到收入有很多中间环节及因素,如工程项目能否落地、多久才能落地、环保及耕地等相关政策等等。简单来说,一般是收入增长较快,那么前期的订单增长往往也比较快;订单增长快,大概率收入增长也会比较快。
怎么来判断订单能不能较快增长?有指标可以跟踪,即“其他应收款”科目。建筑企业投标均需缴纳投标保证金,并放在“其他应收款”中。如果“其他应收款”余额增长较快,一般表明建筑企业的投标活动较为活跃,那未来订单或有望较快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行业的收入确认模式和其他行业有所不同。采取完工百分比法,即根据完工的比例确认收入和成本,而完工的比例可以采取成本法、工作量法、实际测定法等,因此,建筑企业的收入有一定的可调节空间,投资者也需要留心比对。
二、资产负债类指标
由于建筑行业“垫资经营”的模式、“轻资产”属性,导致建筑行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2021年建筑业的总体资产负债率为74.13%,仅低于房地产和金融业,在各行业里面位居第三名。“垫资经营”模式也决定了建筑企业扩张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率的扩张(即加杠杆)方式来实现的。
由于建筑企业一般资产负债率较高,因此融资成本对建筑企业的盈利存在较大影响。不同性质的建筑企业,其融资成本一般存在明显差异。建筑央企的融资渠道多样,且融资成本较低,而建筑民企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综合融资成本较高。比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2021年的财务费率分别为0.59%、0.35%,而作为民企的A公司、B公司则分别为8.78%、7.25%。
建筑企业的资产以应收账款、存货为主,且负债以经营性负债为主,金融负债比例较低,所以当收入增长伴随着金融负债快速增长时,意味着经营风险快速提升。此时,如果宏观流动性收紧、融资困难,则可能使得债务到期难以周转,引起经营困难,对此投资者要务必关注。
三、收益质量指标
由于建筑行业垫资经营的特点,使得建筑行业应收账款规模较大,经营现金流通常较差,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净利润通常低于1。不过,由于建筑央企具有较强的收款能力,其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净利润通常高于1。
不少投资者担心,建筑企业较大的应收账款规模,会不会给后续带来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从实际来看,建筑企业的业主大多为地方政府,违约可能性较低,因此实质性发生的坏账损失不太高。但是海外工程项目的企业则有所不同,国外政府支付能力变动会带来较大的坏账损失,需要投资者关注。
对于会计处理方式改善的经营现金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典型的例子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它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PPP项目合作模式一般为:针对某一特定的公共产品项目或服务,政府与中标的社会资本方签订PPP 项目合同,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与项目实施机构重新签署PPP 项目合同,或者签署关于继承PPP 项目合同的补充合同。项目公司将作为该PPP 项目的承接主体,地方政府授予其特许经营权,并由项目公司负责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的全过程。PPP项目是否与社会资本方合并报表,会对社会资本方经营现金流产生影响,即PPP项目在不并表的情况下,社会资本方出资带来自身投资性现金流大幅流出,而PPP项目公司将出资人的出资以工程款支付给施工方(社会资本方自身),使得其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为正。此时,需要采用“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投资性现金流净额”指标来判断现金流是否有好转。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反映建筑企业财务表现的主要三类指标,其中增长类指标由于收入确认模式影响具有一定调节空间,资产负债类指标中的经营性负债、收益质量指标中的经营性现金流、应收账款等指标,在分析建筑企业中都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建筑企业财务指标怎么看,您学会了吗?